|

|
|
盡管風能和太陽能投資大幅增加、電動汽車銷量顯著增加,但去年全球二氧化碳排放量再次創下歷史新高。
這是今年最新發布的《世界能源統計評論》披露的。去年全球排放量增加了2.1%,超過400億噸二氧化碳當量,其中直接能源消費排放量超過350億噸二氧化碳當量。
國際能源媒體Oil Price News報道稱,“僅僅幾年前,在商業界制定氣候目標和減排計劃是一種時尚。企業們競相制定更高的目標,以贏得客戶和投資者的心、頭腦和錢包?!薄艾F在,這一切都改變了。企業發現他們的氣候目標往往是不切實際的。因此,他們開始修改或直接放棄這些目標?!?/p>
《世界能源統計評論》報告由英國能源研究院與畢馬威和科爾尼合作發布。此前由石油巨頭BP發布,去年開始在BP支持下,由英國能源研究院與畢馬威和科爾尼發布。
報告稱,去年全球一次能源消費同比增長2%,比疫情前的水平高出5%,比十年平均水平高出約0.6%。與此同時,碳氫化合物在一次能源中的消費量小幅下降了0.4%,而所謂的可再生能源在總能源中的占比也以同樣的速度上升。
報告顯示,去年石油消費量歷史上首次突破1億桶/日,而前年石油消費量和生物燃料消費量合計達到1億桶/日,這意味著2023年的石油消費量出現顯著增加。
報告顯示,去年石油產量日均增加180萬桶,達到創紀錄的9600萬桶。石油需求也大幅增加,亞洲需求增長5%,抵消了歐洲需求下降1%的影響。北美的需求僅增長了微不足道的 0.8%。
與此同時,去年天然氣產量與2022年基本持平,俄羅斯和歐洲的產量甚至出現下降。根據《世界能源統計評論》,天然氣總體需求也小幅增長,增長0.02%,即10 億立方米。
在發電量方面,也出現顯著增長。2023年全球發電量增長2.5%,達到創紀錄的29,924.8TWh,其中:中國發電量9456.4TWh,增長6.9%,全球占比高達31.6%,較上年提高了1.3個百分點,創歷史新高;美國發電量4494TWh,下降1.0%;歐洲發電量3805.1TWh,下降2.4%;印度發電量1958.2TWh,增長7.0%。
2023年,全球發電量增量為736.7TWh,其中:中國發電量增量為607.7TWh,占全球增量的82.5%。
2023年,中國人均發電量6700千瓦時,已經超過德國、西班牙、意大利、英國等發達國家,但是仍然顯著低于美國。
- 西安熱工研究院有限公司
- 中國電機工程學會
- 國家核電技術公司
- 中國電力科學研究院
- 火力發電分會(電機工程學會)
- 火力發電分會(中電聯)
- 中國電力規劃設計協會
- 中國電力建設企業協會
- 華潤電力控股有限公司
- 國電電力發展股份有限公司
- 華能國際電力股份有限公司
- 大唐國際發電股份有限公司
- 中國華電工程(集團)有限公司
- 山東黃臺火力發電廠
- 中國華電集團發電運營有限公司
- 內蒙古蒙電華能熱電股份有限公司
- 園通火力發電有限公司
- 廣西柳州發電有限責任公司
- 株洲華銀火力發電有限公司
- 內蒙古岱海發電有限責任公司
- 山西漳山發電有限責任公司
- 湖北華電黃石發電股份有限公司
- 黑龍江華電佳木斯發電有限公司
- 陜西蒲城發電有限責任公司
- 福建華電永安發電有限公司
- 開封火力發電廠
- 華電國際鄒縣火力發電廠
- 中山火力發電有限公司
- 山西陽光發電有限責任公司
- 國電長源電力股份有限公司
- 山東新能泰山發電股份有限公司
- 宜昌東陽光火力發電有限公司
- 揚州火力發電有限公司
- 太倉港協鑫發電有限公司
- 甘肅電投張掖發電有限責任公司
- 陜西渭河發電有限公司
- 國投欽州發電有限公司
- 大唐淮南洛河發電廠
- 國電豐城發電有限公司
- 國電靖遠發電有限公司
- 靖遠第二發電有限公司
- 國華綏中發電有限公司
- 元寶山發電有限責任公司
- 開封火力發電廠
- 云南華電巡檢司發電有限公司
- 云南華電昆明發電有限公司
- 國投宣城發電有限責任公司
- 山東黃島發電廠
- 國投北部灣發電有限公司
- 西北發電集團
版權所有©火力發電網 運營:北京大成風華信息咨詢有限公司 京ICP備13033476號-1 京公網安備 110105012478 本網站未經授權禁止復制轉載使用